“都扛着,等政策出台,等市场变更。”聊城一家产能近500万吨的无缝钢管企业负责人自称已经紧缩产能近20%,以应对当前市场情况。该企业的一位副总甚至认为,与客岁比拟,本年利润可能会削减40%。
全部聊城无缝钢管行业持续低迷,在本年2月份的短暂向好之后,接下来的“金三银四”表示平平,并未出现明显好转。而进入6月后,行业惊呼已切近亲近客岁9月出现的低谷。
市场压力之外,另一种压力也正浮现出来:持续日久的产能紧缩政策预期似乎即将兑现,尚未肯定的只是以如何的方法开端。此前本地一场涉及199家企业的环保风暴,被企业解读为政策利器——尤其在早前“整合”思路未奏后果的情况下,这可能会是一个全新的思路。
政策忧虑
“政策要鼓励,没我们的份儿;政策要袭击,我们首当其冲。”中小企业抱怨没有话语权。
9月4日上午,一场名为“聊城市冶金行业转型进级、情况保护座谈会”由市重要引导主持召开,参会的69家企业多为聊城无缝钢管企业,此外还有本地聊城无缝钢管行业协会及四家银行参加。
“最初就叫转型进级座谈会,后来又添加了情况保护四个字。”介入该会议议题制订的一位公事员泄漏,“引导欲望再给企业紧一紧环保的头箍”。
来参加座谈会的众企业负责人天然是有些不宁愿的。“光就脱硫来说,别说小企业不达标,大企业都很难达标。”一位与会企业副总在接收《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说,让他反感的还有议题中出现的“建立同一的矿石、焦煤、钢材等大批商品的交易平台”——他担心这会沦为当局收费的对象,却不克不及给行业带来真正变更。
此外,当天9个议题中,还有结合采购、加长家当链等。个中一个较为开放的议题,是问企业“为推动冶金行业转型进级,加快成长,须要处所当局在税收和家当成长上出台哪些政策办法”?这成为企业竞相评论辩论的热点,但官员并未有明白表态。
“有企业提涌如今市场情况不好,欲望可以或许恰当延长某些环保办法上马的刻日,也有企业提到重庆聊城无缝钢管获得5亿元补贴,意思是欲望当局可以或许出手救市。”
“企业获奖情况,引导观察照片,都放到材料里了。也不知道有没有赞助。”9月4日,在聊城市工信局,本地一家聊城无缝钢管企业正在将厚厚的《聊城无缝钢管行业规范前提申请申报》递交该局。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聊城无缝钢督工业构造调剂的若干看法》(国办发[2010]34号),请求工信部牵头制订《聊城无缝钢管行业临盆经营规范前提》(以下简称《规范前提》)。2010年6月,工信部制订了《规范前提》,2012年9月又对其进行了修订,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
2013年4月2日,工信部公示了第一批相符《规范前提》的45家企业。这45家聊城无缝钢管企业2012年合计产量3亿吨,占昔时全国粗钢产量的41.4%,个中包含宝钢、鞍钢、武钢等国有企业,也包含沙钢、方大特钢等平易近营企业。但这个中却并没有出现聊城的聊城无缝钢管企业。
工信部在宣布首批相符规范前提企业名单时也称:“对于不相符规范前提的企业,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分,综合应用差别电价、财务嘉奖、考察问责等经济手段、司法手段和须要的行政手段,慢慢紧缩其生计空间,迫其退出市场,化解多余产能。”
一份9月4日聊城工信局给省工信厅的报告请示材料称,聊城具备申报前提的企业一共22家。
一家产能近500万吨的聊城无缝钢管企业负责人,在看到本地钢协4月份产量统计表后,认为上面所载数据并不精确,因为除了聊城无缝钢管减产外,竟然多半企业都在增产,他认为这与事实不符。“这个数据是纰谬的,我们的产量降低了,怎么会增长呢?钢协这么统计会不会给当局造成错觉,让当局认为我们的状况比聊城无缝钢管还好,然后在制订政策时,对我们进行产能紧缩?”他说也许本身过于敏感了,不过他信赖这段时光人人都对这些比较敏感。